凝聚青春共识 强化使命担当——公司团委开展“新时代国企职责使命”青年大讨论活动
近期,公司团委组织各团支部开展了“新时代国企职责使命”青年大讨论活动。活动旨在深刻把握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职责使命,进一步统一青年思想、凝聚青春力量,引导广大青年员工将个人成长与公司战略、国家发展紧密融合。讨论会上,青年员工和团干部围绕主题,结合各自岗位与实践,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。通过这次讨论,公司团员青年进一步廓清思想迷雾、凝聚发展共识,更加坚定了对公司核心使命与战略方向的理解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把思想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,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勇担生力军使命,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和扎实的业绩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董军 面对“任务碎片化、项目更新化、市场国际化”的转型浪潮,我们青年只有两个字——冲锋。在设计院转型中,青年必须担当先锋,业务“变小变多”,需要我们快速成长、独当一面,一人扛起整套设计流程;城市更新比重加大,要求我们拥抱AI、提升效率;国际业务拓展,更需我们捡起外语、掌握国际规范,为设计院走出去筑牢基础。转型期也是机遇期,青年不能懈怠躺平,而是把阵痛转化为成长动力,在技术迭代中成为“变量”,在商业模式中成为“增量”,为祖国建设时刻准备着。 国内第一团支部 姚佳文 作为新时代的江西国际青年,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与荣光,将坚持做到眼里有光、手里有招、肩上有责。眼里有光,是对每项工程饱含深情,对“一带一路”使命的坚定信仰;手里有招,是在实战中锤炼本领,在挑战中锻造能力,用专业与智慧破解难题、铸就精品;肩上有责,是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,把公司平台作为人生舞台,把国家需要化作前进方向。让我们把青春写进钢筋水泥,把汗水洒向五洲大地,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和国家战略,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什么是“江西国际青年”,什么是有为、敢为、善为的新时代担当! 国内第二团支部 邹博煜 作为去年加入江西国际的新员工,我目前在萍乡东源水库项目负责安全管理。从校园到工地一线,我逐渐认识到,每一份图纸、每一寸施工都紧扣江西发展的大局。曾经以为只有海外工程才是“国家名片”,国内项目只是普通任务。通过这次讨论我深刻意识到,东源水库这样的工程,关乎防洪供水、生态改善和乡村振兴,正是国企使命的生动体现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要跳出“完成任务”的思维,把“做项目”转变为“为江西添动力、为国家担责任”,既能在海外打造名片,也能在国内守护民生,用实际行动助力江西现代化建设。 海外第一团支部 徐延东 何为青年?青年是责任与担当的代名词。在国际工程行业,我们以专业筑基,以韧性克难,更以沟通促合。从KB96项目旱季赶工赢得赞誉,到刚果(金)翻山寻料破解难题,青年就是要冲在一线、干在实处。我们不仅是工程的建设者,更是文化的桥梁、信任的使者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征程上,我们青年一代将用道路与桥梁传递中国品质,以专业和诚信塑造中国形象,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洪流。 海外第二团支部 符彧淞 作为今年江西国际的新员工,我即将启程前往肯尼亚基苏木参与供水项目建设,内心满怀滚烫的使命与热切的期待。江西国际的青年力量,始终是国际工程领域一张鲜活的名片,而这名片的底色,正是一代代前辈以热血与坚守铺就的——吉中祥前辈在肯尼亚国会大楼创下“一月三层”的“江西速度”,张健前辈在边境地带直面风险推进太阳能项目建设,龙包根前辈在疫情中三个月完成机场项目……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担当。如今,我们新一代青年即将接过接力棒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广阔舞台上,既要扎实履职、传递技术,也要融入当地、促进交流,让每一条路、每一座厂都成为中非合作的纽带。 海外第四团支部 廖超 作为一名江西国际青年员工,我认为我们的使命担当体现在三个层面:一是准确把握国企新定位,做国家战略的践行者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输出中国标准、展现国家形象;二是顺应全球科技变革趋势,以技术创新、绿色低碳为导向,提升工程品质,推动中国技术走向世界;三是主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,借助海外项目平台,带动江西装备、技术、产品共同“走出去”,助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